祭日
1733
切换pc版
1.概述

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时,用奠玉帛,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礼。清代皇帝祭日礼仪有: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胙、车馔、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很隆重。如今的日坛已经告别了祭日敬神的时代,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
 

2.古都祭日   日坛,又称朝日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皇帝祭祀“大明之神”的祭坛。祭坛为正方形砖石座平台,高5尺9寸,方广5丈。方坛的东西南北各设白石台阶九级。

  当年祭日时,皇帝要更衣,于是建具服殿为皇帝休息更衣之所,正殿左右为配殿。明朝时此处原为奉司衙署所在,具服殿则建在祭台西棂星门外南侧。清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皇帝认为:“日坛具服殿旧址建于坛南,临祭时必须经过神路始至殿所,似与诚敬之仪未协。”便将具服殿移至祭台西北侧。

  在清朝,祭日前一日有候时官在太常寺守晚,预备启奏时辰。祀日五鼓时,太堂寺堂官一员、赞礼郎二员、候时官二员由东西长安门、天安门、端门、午门、昭德门、中左门、后左门至乾清门启奏时辰,太常寺官员于日出前六刻至时转奏,皇帝穿上祭服乘礼舆出宫至北天门外下车。赞引官、对引官恭敬地引导皇帝入北天门中门,然后转到西棂星门外盥手处洗手,之后从棂星左门升坛至行礼幄次诣拜褥前立。安拜牌官跪着将安拜牌于拜褥上放好。典仪官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祭祀礼仪开始。祭祀礼仪分为:迎神、奠玉帛、初献、亚献、终献、答福胙、撤馔、送神、送燎九个程序。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