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爷是老北京中秋节代表性的节俗用品,它渊源于古老的月亮崇拜。明清以来,月宫玉兔逐渐从月崇拜的附属物中分离出来,在祭月仪式中形成了独立的形象,并逐渐丰富。兔爷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融祭祀和游乐的功能于一体。如今,兔爷的节日祭祀和娱乐的功能已经淡化,而渐渐转变为民间工艺品。兔爷作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看作是京韵文化的象征。
兔爷最早出现在明末,用来祭月的,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明《北京岁华》记载:“市中以黄土博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关于兔爷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京城闹瘟疫,嫦娥派身边的玉兔下凡为百姓治病走遍京城,瘟疫扑灭了,兔儿回玉宫了。老百姓为了纪念玉兔,将其三瓣嘴画成细细的白线,两个长耳朵,身穿大花袍,被装扮成福禄,吉祥,瑞虎,麒麟等,意蕴福禄顺心,吉祥如意,赐福避邪和送子成才等,每年进行祭供。
北京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这样描写:“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兔爷是老北京的文化特产,影响到了北京人生活的诸多层面,在北京土话中就有许多以兔爷作比方的歇后语,如“兔爷出水——两脚泥;兔爷洗澡——一滩泥;兔爷掏耳朵——崴泥;兔爷折跟头——窝了犄角;兔爷拍心口——没心没肺;兔爷打架——散摊子;兔爷戴胡子——假充老人儿”等。在兔爷身上不但体现了北京戏曲、节日生活等民俗文化的流变,还体现了老北京人的精神。典型的兔爷骑虎的形象,因为老虎的凶猛正衬托了兔爷的神通广大,它虽属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不过也表现出了老北京人乐观豁达面对生活的态度。尤其是其将神和玩具有机结合,是只有北京文化——见过大世面,经历过大风雨,既体验了奢华富贵,又经历了衰落炎凉之后的一种大悟,及由此产生的一种蔑视权贵及至神祗,对一切采用实用主义态度,才能产生的文化民俗事象。可以说,兔爷是北京文化的代表。
如今,兔爷已成了稀罕物。在厂甸、后海、以及少数商场的工艺店里还能偶见。在北京的一些人家里,还保留着过年摆兔爷、拜兔爷的习俗。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中保存了一些各种造型的兔爷玩具。“吉兔坊”是东岳庙兔爷山指定的制作工坊,作为北京兔爷第一坊,每年都要制作上万尊兔爷。虽然这种民间工艺品的人气大不如前,不过还是有一些年轻人、外国游客对这种民间味道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