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水平不但对妊娠早期黄体功能产生影响,还可以直接影响卵母细胞质量。Hazeleger等(2005)给发情周期中后备母猪注射孕酮3周,前2周饲喂相同饲粮(2.0M),第3周饲喂高(2.8M)、低(1.5M)营养水平的试验饲粮,停止注射孕酮后全部饲喂2.8M至排卵,然后降低到1.5M。1周试验期后,高营养水平组卵泡大小极显著高于低营养组,这种作用持续到孕酮处理结束后第2、3天,然而排卵时高营养水平组卵泡大小显著低于低营养组。孕酮处理的第3周低营养水平减少了大卵泡的数量,并影响随后3天的卵泡发育。但是停止孕酮处理后的卵泡期相同营养水平抵消了之前低营养水平的影响,使低水平组排卵时卵泡大小高于高水平组,最终导致妊娠第10天胚胎成活差异不显著。在配种前不但黄体期营养水平影响卵泡发育及随后的胚胎成活,卵泡期营养水平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在研究中每个营养水平下有两种能量来源(淀粉和脂肪),结果差异不显著。卵泡发育决定卵母细胞质量(Ferguson等,2003),后备母猪(105kg,180日龄)每天饲喂2.3kg直到第三个情期,然后从第1天(发情为第0天)到18天分别饲喂1.35和3.5kg,在第19天屠宰,高水平组卵巢重量显著高于低水平组,反映了卵巢上直径大于4mm的卵泡数量(高、低水平分别为17.8和14.8)。从卵泡中取出卵母细胞和卵泡液在体外培养46小时,高水平组卵母细胞达到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etaphaseII)的比例显著高于低水平组,卵泡液中雌激素浓度、血液中IGF-I和LH浓度显著高于低水平组。高营养水平增加IGF-I和LH分泌促进卵泡发育,卵泡形成的内环境(雌激素)提高了卵母细胞质量。
除了配种前不同营养水平影响胚胎成活,配种前不同的饲粮组成也对胚胎成活有影响。Ferguson等(2006)将后备母猪饲喂相同饲粮至第三次发情,发情后饲喂相同能量(1.8M)、蛋白,但是组成不同的饲粮,对照组为玉米-豆粕型(2.39kg),高纤维组含有50%的甜菜(2.68kg)。发情第4-8天测定血中繁殖激素的浓度,孕酮和雌激素差异不显著。第四次发情后配种,饲喂相同饲粮(2.5kg),妊娠27-28天屠宰,高纤维组胚胎成活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胎儿发育迟缓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黄体重和表面积无差异。此研究中除胚胎成活之外的结果无差异,Ferguson推测高纤维组胚胎成活率高是由于改变了卵泡发育及其中的卵母细胞质量。两组类似的雌激素浓度可能是由于试验饲粮作用时间短所引起,因为之前的研究发现后备母猪饲喂高纤维饲粮减少外周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减少对下丘脑的负反馈,增强促性腺激素分泌从而促进卵泡发育。不同的蛋白水平对卵泡发育的影响在后备母猪也有研究。Mejia-Guadarrama(2004)在后备母猪第三个情期的第14天饲喂能量相同的三个蛋白水平,配种后1周测定排卵率没有差异。在随后的试验中从第三个情期的第5天开始,仍然没有差异。不同蛋白水平对后备母猪卵泡发育的影响似乎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