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地区桃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746
切换pc版
    一、桃树白粉病

    1.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和新梢。受害果实从5月份出现症状,在果面上形成直径约1厘米大小的圆形病斑,上有一层白色粉状物,即分生孢子。叶片受害后,在叶背面出现圆形白色菌丛,严重时菌丛覆盖全叶,受害叶生长受影响,叶片呈波纹状,严重时全叶干枯脱落。

    2.发病规律

    病菌以子囊壳及芽鳞内的菌丝越冬。翌年产生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以后,菌丛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再侵染,造成病害蔓延。7~8月份进入发病高峰期。

    3.防治措施

    ①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控制浇水,疏除过密枝及病枝,避免偏施氮肥,使树冠通风良好。秋季结合果树修剪,清扫枯枝落叶,深埋或烧掉,以消灭越冬菌源。②在发病初期,可喷布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选择1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4000倍液喷雾。秋季结合清园,全园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降低越冬病菌基数。

    二、桃树腐烂病

    1.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较大树龄的主干、主枝,发病初期病部皮层稍肿起略显紫红色或暗褐色并有酒糟味,枝干上病斑呈长形或不规则形,一般多限于皮层。患病大枝初期新梢生长不良,叶色变黄,老叶卷缩枯焦,随病情发展枝干逐渐枯死,严重时全树枯死。

    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生器和子囊腔在枝干病部越冬。第2年春菌丝活动,继续在病部扩展,3、4月间开始散发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一般从伤口或皮孔侵入。病害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发生,5、6月份病情发展迅猛,7、8月份高温季节,病害发展缓慢,9月份病情趋上升。缺肥、树势衰弱、园地低湿、土壤粘重、修剪不当、受冻受伤、蛀干害虫危害严重等因素,均会助长此病的发展。

    3.防治措施

    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注意果园排水,增施有机肥;发现病斑用F843康复剂或硫酸铜100倍液涂药治疗;发芽前全园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75%的精品索利巴尔50倍液;桃落花5~7天后,可喷施2~3次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及50%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等杀菌剂。

    三、桃细菌性穿孔病

    1.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果实和枝梢。叶片感病,初期在叶背产生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小点,扩大后呈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褐色,进而病斑周围产生黄色圆圈,且病斑干枯,最后病斑脱落形成穿孔,穿孔边缘不整齐。重病叶常常早期脱落。

    2.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枝条组织内越冬,翌春随气温回升,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病斑,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叶片一般于5月间发病,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侵染,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通风不良或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与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

    3.防治措施

    加强排水,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避免留枝过密或过长;结合修剪彻底剪除病枝及枯死枝,集中烧掉,减少越冬菌源。发芽前全园喷施1∶1∶100倍波尔多液或其他铜制剂;5~6月间喷药2~3次,喷药间隔期为10~15天,常用有效药剂有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650倍液、70%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及1∶4∶240倍硫酸锌石灰水溶液等。

    四、桃树流胶病

    1.发病症状

    初发病出现以皮孔为中心大小不等的突起病斑,逐渐扩大隆起,以后流出无色半透明的软树胶,在下雨天或湿度大时,病斑吸水膨胀,胶液渗出,以后树胶转为茶褐色,呈结晶状。严重时树皮开裂,枝干枯死,树体衰弱。

    2.发病规律

    真菌侵染性流胶病病菌一般4月开始侵入,到10月下旬停止活动,进入越冬阶段。病菌主要以皮孔为中心侵入桃树,伤口及新梢也是入侵的主要途径。温暖潮湿的天气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若相对温度较高;病菌也能侵染未受伤的树皮,雨水是病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土壤过酸及土质粘重、栽植过深及氮肥过量、修剪过重及水分失调和各种伤口均会加重该病的发生。

    3.防治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改善树体营养状况,防治枝干病虫害,预防冻害、日灼等。清洁果园,病枯枝、病死树及修剪下来的树枝要彻底深埋或烧毁。早春在桃树发芽前,刮净老翘皮,对全树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可预防此病发生。对已形成的病斑,可刮除病部后,在病斑处涂刷石硫合剂原液或40%的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倍液,连涂2~3次,效果较好。

    五、桃折枝虫

    1.发病症状

    又称梨小食心虫,主要危害新梢,从新梢未木质化的顶部蛀入,向下部蛀食,梢外部有胶汁及粪便排出,嫩梢顶部枯萎,当蛀到梢木质部位时,即从中爬出,转移到另一个新梢危害。桃果被害时,幼虫直接蛀入果核处,在周围串食,排粪便于其中。

    2.发病规律

    该虫1年发生5~6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裂缝中结茧越冬,也在树干基部接近土面处过冬,次年春暖后越冬幼虫陆续化蛹。第1代成虫产卵于桃树新梢上,第1、第2代幼虫危害桃树新梢;秋季第3、第4代幼虫主要危害果实,对晚熟品种危害严重。

    3.防治措施

    早期萌芽前,刮除枝干翘皮集中烧毁,冬季清园,翻耕树盘,消灭越冬幼虫。越冬前在主干上束草,诱杀脱果准备越冬的幼虫;生长季节及时剪除受害新梢,摘除被害果实,集中处理和烧毁。各代卵初孵高峰期或成虫盛发期,可喷50%久效磷乳剂1500~20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2.5%溴氢菊酯或2.5%功夫乳剂3000~4000倍液等。

    六、蚜虫

    1.发病症状

    桃蚜危害的叶片向背面横卷或不规则卷缩;桃瘤蚜危害的叶片从两侧边缘向背面纵卷,叶面组织增厚,凹凸不平,部分叶面变红,严重时全叶卷曲甚紧,呈绳壮,最后枯干脱落;桃粉蚜危害叶片向背面略做对合状纵卷,卷的不严重,叶片稍加重,色变浅,残留大量白粉,严重时老叶片逐渐脱落。

    2.发病规律

    在北方地区1年发生10余代,以卵在桃树枝条间隙及芽腋中越冬。3月中旬开始孤雌胎生繁殖,新梢展叶后开始危害。繁殖几代后,于5月份开始产生有翅成虫,6~7月份飞迁至第二寄主如马铃薯等植物上。9月份,大量产生有翅成虫,迁飞到白菜、萝卜等蔬菜上。到10月份再飞回桃树上产卵越冬,并有一部分成虫或若虫在夏寄主上越冬。

    3.防治措施

    展叶前喷布1次吡虫啉2000~3000倍液,在桃卷叶初期喷40%乐果乳油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七、山楂红蜘蛛

    1.发病症状

    山楂红蜘蛛常群集于叶背和初萌发的嫩芽上吸食汁液,还可危害幼果。雌虫有吐丝拉网的习性;叶受害初期呈现失绿斑点,逐渐增加连片,被害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在7~8月份树叶大部分变红脱落,影响树势及花芽分化。

    2.发病规律

    1年发生5~9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树粗皮缝隙和树干附近的土内越冬。4月上旬桃花盛开末期出蛰,危害新生的幼嫩组织,在盛花期过后产卵,落花后卵孵化完毕。山楂红蜘蛛出蛰和第1代发生比较整齐,有利于药剂防治。落花后1个月为第2代卵的孵化盛期。7~8月间因气温高,繁殖最快,8~10月份产生越冬成虫,直到9月份才停止危害。

    3.防治措施

    秋季清除落叶,刮除老翘皮,翻树盘,并于发芽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观察内膛枝叶,发现有失绿斑点及时喷药防治,药剂有300倍悬浮硫、20%双甲脒1000倍液、20%扫螨净1000倍液,50%尼索朗15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喷药要均匀、全面,不留死角。

    八、桃下心瘿螨

    1.发病症状

    桃瘿螨畸果病主要危害1~2年生桃树的枝条、芽、花及果实。病株均发生枝条死芽现象,且芽小而干瘪,紧贴枝条。叶芽受害重于花芽,受害枝可见开花,难见展叶,呈“干枝梅”状,花期较正常花期延迟10天左右。本病是在花萼脱落后桃果实如花生大小时开始发病,最初果面出现不规则暗绿色病斑,随着桃果膨大,病部桃毛逐渐变褐,病斑凹陷部位桃毛倒伏脱落,呈深绿色,危害严重时呈深绿色无毛畸形果。

    2.发病规律

    桃下心瘿螨的有效越冬场所是1~2年生枝条的越冬芽。下心瘿螨是以成螨或第二若螨越冬的,出蛰危害期一般在3月下旬,桃树开花时,越冬瘿螨的危害进入盛期并产卵,花落后卵大量孵化为若螨,刺吸刚形成的幼桃。5月中旬幼果开始出现畸果症状。

    3.防治措施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冬季修剪及时剔除因瘿螨危害而形成的纤细而干枯的枝条。危害严重的果园,冬季对落叶枝条喷洒杀螨剂克螨特等,以减少越冬基数。早春花芽膨大前喷比重为1.036的石硫合剂,消灭出蛰的越冬瘿螨。落花后喷比重为1.001的石硫合剂或其他杀螨剂;在果实生长初期、中期分别喷施20%灭扫利乳油或甲氰菊脂乳油,防效较好。

    九、桃裂果病

    1.发病症状

    桃树硬核期结束至成熟前发病,以第2次果实膨大始期发病最多。在果面产生一至多条裂缝,纵横交错,形状不一;有的在向阳面灼烧处呈龟裂状裂缝,遇雨极易被杂菌污染,导致果实腐烂。

    2.发病规律

    裂果病是一种生理病害,与品种遗传特性有直接关系,早、中、晚熟品种都有发生,而以晚熟品种较重。油桃比水蜜桃发病重,主要是土壤水分变化剧烈,忽干忽湿造成的。土壤粘重、土质瘠薄、修剪过重、树体伤口多、久早遇雨及日烧等因素均能诱发和加重裂果。

    3.防治措施

    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能力;采取行间铺膜、滴灌、微喷灌等方式,可为桃树生长发育提供稳定的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有利于减轻裂果。套袋桃果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增加了果肉和果皮弹性,可减轻裂果。从落花后45天左右开始,10~15天1次,连喷2~3次0.1%~0.5%的B9可湿性粉剂,可基本控制此病。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